聚合氯化铝(PAC)在印染厂污水处理中的运用及加药比例

发布时间:2025-03-20 14:39:57 作者:创始人

聚合氯化铝(PAC)在印染厂污水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,主要通过混凝沉淀、脱色和除磷等机制实现废水净化。以下是其具体应用及投加比例的总结:


一、应用场景与作用

  1. 混凝沉淀

    • PAC通过电中和、吸附架桥等作用,将废水中的悬浮颗粒、染料分子及胶体物质聚集形成矾花,加速沉淀。尤其适用于高浊度、高COD的印染废水,如活性染料废水处理中脱色率可达93%⁠⁣

    • 对比其他絮凝剂(如硫酸亚铁),PAC生成的矾花更大、沉降速度更快,处理效率更高⁠⁣

  2. 脱色效果

    • 印染废水色度较高,PAC与染料分子结合后形成沉淀,显著降低色度。试验表明,当pH值控制在5.4-6.6时,脱色效果最佳

  3. 除磷功能

    • PAC可与废水中的磷酸根反应生成沉淀,适用于含磷废水的处理,尤其对生活污水厂除磷效果显著⁠⁣

  4. 适应性广

    • PAC对pH值的适应范围较宽(通常5-9),且对设备腐蚀性小,适合不同工艺条件的印染废水处理


二、投加比例与操作要点

  1. 投加量范围

    • 一般印染废水:投加量为300-1000 mg/L,具体需根据废水浓度调整。例如,某试验中投加700-900 mg/L时脱色率达93%⁠⁣

    • 高浓度废水:如含活性染料或高COD的废水,投加量需增加至1000 mg/L以上,必要时与聚丙烯酰胺(PAM)联用⁠⁣

    • 低浊度废水:投加量可降至5-10 mg/L(每千吨水投加5-10 kg)

  2. 配置方法

    • 固体PAC需先溶解,通常按1:3(重量比)稀释于水中,搅拌至完全溶解后投加⁠⁣

    • 液体PAC可直接投加,但需根据浓度调整用量。

  3. 关键参数控制

    • pH值:最佳反应pH为5.4-6.6,酸性废水需先用氢氧化钠中和

    • 反应时间:通常为10-30分钟,具体需通过小试确定⁠⁣

    • 温度:常温下效果稳定,低温可能需延长反应时间或增加投加量


三、实际应用建议

  1. 小试优化

    • 不同印染厂废水成分差异大,建议先进行小试确定最佳投加量及pH条件⁠⁣

  2. 联合工艺

    • 对难降解废水,可结合生化处理(如活性污泥法)或其他药剂(如PAM)提高效率

  3. 经济性考量

    • PAC成本低、用量少,但需结合污泥处理费用综合评估⁠⁣ ⁠⁣


如需具体案例或更详细参数,可进一步查阅相关实验研究或结合实际水质进行测试。


巩义市滤料工业有限公司© 版权所有

备案号豫ICP备11028921号